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
心理咨询是个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在美剧中常看到对心理咨询/治疗的各种描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提到心理咨询。接受心理咨询帮助的意识似乎越来越普及了,但很多人仍对咨询有各种各样的误解。心理咨询不是开导、劝说、更不是普通聊天,去见咨询师也并不代表心理“有病”。那么咨询究竟是什么呢?也许下面这个图可以形象地给你解释。
那咨询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从3个“迷思”来入手。
·迷思1:情绪和理智到底谁能解决问题?
我们成长的环境常常要求人们管控自己的情绪,用理智来解决问题。但是心理咨询却告诉我们:在心理困境面前,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否认情绪、压抑情绪、消灭情绪,而是在安全的环境里发现并理解情绪在诉说什么,从其中探索自己的真实体验和需求。心理咨询所处理的是“内在现实”,关注的是对“你”而言,生活中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我们都渴望走出内心的迷宫,很多人忙于寻找指南针,却忘记了迷宫本是我们自己所造。一旦我们意识到迷宫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体验到人们可以不需要用迷宫来保护自己,屏障会慢慢消失,我们会走出来。
点击 👆上图 查看《凡是被压抑的,总会卷土重来 | 为什么“别去想它”是行不通的?》
·迷思2:都说本性难移,人真的能被改变吗?
当然能,有哪个人不是一直在变化着的呢?我们被自己的选择而改变着,被环境而改变着,也被自我探索而改变着。我们总有动力,挣扎着想要走出困境,成为自己。心理咨询的理念认为,人天生有成为自己的动力和潜力,只是成长有时会被困难阻挡。心理咨询的帮助并不是在操纵或改变我们,它只是在移除成长的障碍,让人重新得到成长的空间。
点击 👆上图 听简单心理创始人@简里里 和@峰哥何峰 一起读欧文·亚隆的经典科普书《给心理治疗师及来访者的礼物》中的第一章,“移除成长的障碍”:只要移除障碍,种子就能自己长成大树。
·迷思3:看心理学的书可以自己治疗自己吗?
学习心理学确实对人们的困扰很有帮助。 很多时候,拓展知识本身就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收获与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看书多的人很懂生活智慧的原因,即便在心理咨询中,有时候咨询师也会做一些心理教育,与你一起讨论一些心理知识。
但学习、看书的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发现……“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呀!”这或许是因为,人心的困扰大多是困于“感受”而不是困于知识。在处理情绪和意义这些事上,很多时候自己是自己的敌人,我们几乎永远不能做到客观。我们多么想冷静的分析自己得到答案,但冷静不能疗愈人,而在咨询师的引导和陪伴下去安全地感受、探索、体验和接纳,可以疗愈我们。
如果你想从书本上了解更多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自己,我们推荐 👇这7本书。如果你发现阅读不足够帮助自己,或许是时候找一位咨询师了。
现在我们可以再次解释一下心理咨询究竟是什么了。咨询师不是老师,TA可能会与你讨论一些知识,但绝不仅限于此。心理咨询也不是改变人或者控制人,让人一定要成为某种对的样子。咨询师会用一段疗愈的安全的人际关系帮助你移除成长的障碍,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成为自己。咨询师也不是冷冰冰的医生,告诉你结果、建议、治疗方案,而更多时候是陪伴者和引导者。
简单心理的来访者 王其(化名) 在面临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的双重困扰时,选择使用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她这样说: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选择使用心理咨询意味着,通过一个具有专业能力的陌生人,你允许自己帮助了自己。
谢谢你,有如此自我探索的勇气:)
也在探索自我的简小单推荐延伸阅读:
学习心理学可以取代接受心理咨询吗?
心理咨询如何为你提供支持?
使用|心理咨询可以帮我解决哪些问题?
学心理学专业的小单,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只有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才要做心理咨询吧!”当小单解释之后,对方又很感叹“原来这种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呀,我还以为只能自己忍了…”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困难时期经历的“发展性问题”是非常适合使用心理咨询来改善的。
美国心理学会(APA)这样总结心理咨询可以解决的问题:
简小单在这里为你整理了一些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改善的常见困扰,每篇帮助文章中包括多角度问题解析,点击即可查看。
小贴士:这些文章是为了与非心理专业人士的读者,通俗易懂地讨论各种心理困境而编纂的,其中既参考了学术研究,也使用了流行词汇。对困扰的总结和命名是日常的、描述性的,并非精神病学的诊断定义(严重的、精神病性的困扰,需要首先求助于👉 精神科医生)。希望这些内容能帮你更好的命名自己的困扰,但是请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下定义喔。
精选文章索引:
🔆 情绪:抑郁情绪/抑郁症
抑郁症与抑郁情绪:那个笑容背后,是无法抑制的悲伤
如果我抑郁了,请这样陪伴我
🔆 自信心:低自尊/自我怀疑
低自尊:“所有美好的事物,我都不配拥有”
讨好者:为什么尽力讨好,却总是没有回报?
🔆 亲密关系:恋爱/依恋模式
强迫性重复:为什么我们会反复陷入熟悉的痛苦中?
亲密关系恐惧:“不曾走近你,就不会失去你”
焦虑型依恋者:以愤怒和疏离来表达爱意
🔆 原生家庭:家庭关系
童年情感忽视:所有对爱的渴望都如沉入深海,了无回音
纠缠型母子关系:“你是我生的,我还管不了你了?!”
父母不和与冲突:“难过又紧绷,我吓得只剩下哭”家庭战争的伤口
🔆 母职的压力
产前焦虑:弄出人命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焦虑?
产后抑郁:产后抑郁太矫情?生孩子的又不是你
🔆 成长中的心理挑战
努力“成瘾”者:努力奋斗但不高兴的那些人们
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看似追求完美,其实只是在避免犯错
职场欺凌:欺凌不止发生在少年之中,小时候的恶霸长大了
🔆 创伤与压力事件
性侵的创伤:幸存者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丧失与哀伤:TA已离去,我却永远不能放手
以上是小单整理的不完全列表,随着我们撰写更多科普内容,将会每周持续为你更新。想看到最新内容,以及其他关于心理的有趣小知识,也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喔。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心理咨询的目的聚焦于心理困扰,而不解决现实层面的问题。小单以这3种情境为例,对比说明专业心理咨询的“目的”:
从上面这几个例子中,也许你也可以发现,其实当一个人的心理困扰有所解决,往往TA一开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甚至不复存在。
而严重的精神病性的困扰,应首先求助于 👉 精神科医生 ,还需要去医院获得诊断噢!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及时获得需要的支持。如果你还不清楚该如何定义自己的困扰,可以使用 👉 咨询助理服务,具有心理学硕士学位的简小单可以帮你人工解答心理咨询相关的困惑。
期待为你答疑解惑的简小单推荐延伸阅读:
我们为何需要心理咨询?在7个方面为你提供帮助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病医院的医生有什么区别?
作为精神基本健康的普通人,为什么需要心理咨询?
科学|咨询有效果吗?
自测|1分钟测一测,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人生坎坷而复杂,任何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需要专业心理帮助的时刻。有些人因为长期抑郁、焦虑、或是难以控制愤怒而求助,有些人希望走出不断受挫的人际关系。也有很多来访者,期待解决的是比较短期而生活化的困扰,例如正在经历高考、离婚、空巢、新工作的压力,或者亲密之人的离世等。
想知道是否需要心理咨询?这个自测checklist供你参考:
如果发现自己一半以上都符合,小单强烈建议你考虑使用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帮助可以帮你渡过难关,你其实不必孤军奋战。
此checklist参考自美国心理学会官网: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4). Understanding Psychotherapy and How It Work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a.org/helpcenter/understanding-psychotherapy.aspx
也经历过艰难时刻的简小单推荐延伸阅读:
你的心理问题,到底该吃什么“药”?
咨询师帮你分析:我是否真的需要心理咨询?
画像|什么样的人在接受心理咨询?
很多人误以为使用心理服务就等于患有心理疾病,并且因为这样的误解而犹豫不决。简单心理的调查显示,事实上,受过良好教育、有心理学意识、希望提高生活幸福感的人,才是心理咨询的中坚使用者。考虑使用咨询服务,往往意味着较高的心理认知水平,和对个人成长更开放的态度。
小单知道,迈出咨询的一步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大多数人在接触新事物时都不免感到紧张,从误解到逐渐了解心理咨询,到终于预约了自己的第一次咨询,这也是一个探索自己需求的过程。如果你还在犹豫,也不用着急做决定。任何你觉得需要的时候,专业的心理咨询都在这里,可供你使用。
一直都在的简小单推荐延伸阅读:
2016心理健康报告:解读你的困扰
阶段|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礼物|给来访者的公开信